
12月3日,由育靈童教育研究院、中國教育協會“傳統文化與少年兒童素質研究”課題組共同舉辦的2010育靈童“幼兒園國學經典課程”實操培訓在北京市朝陽區秀園幼兒園隆重舉行。來自廣州、南京、武漢、鄭州、遼寧、山西、河南、北京等全國各地的幼兒園園長、老師歡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在幼兒園更好地實施國學經典教育。
培訓一開始,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育靈童國學館副館長、《幼兒園快樂中國娃課程》主編趙武倩女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趙老師說國學經典教育是一個民族的人文標志和文化靈魂,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讓國學經典教育走進幼兒園,走進課堂,尤其緊迫和必要。她希望通過今天的實操培訓,能夠給在座的各個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帶來切實的幫助。

接下來,作為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國學經典教育的示范基地,秀園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現場展示了大、中、小班三節精彩的公開課。
大班《古詩》的公開課是“梅雪爭春”,教師以仿實物教具導入,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氣味等方面發現梅雪各自的特點。DVD、掛圖、圖片等多種教學素材共同營造了一個冰雪世界,雪花晶瑩潔白,梅花芳香沁人。教師的巧妙引導,幼兒的出色表現,贏得了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

中班《三字經》的公開課是“小小樂器”。教師和幼兒一起看樂器圖片、實物,聽樂器演奏,觀看幼兒的古箏演奏,在優美的音樂的陶冶中,在游戲化的互動中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開闊了眼界,還領略了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八種樂器讓聽課老師大開眼界,優美的古樂更讓大家沉醉其中。

小班《弟子規》的公開課是“您先我后”。教師把課堂生活化,創設具體的生活場景,引導幼兒懂得要尊重長輩、禮讓長輩。國學經典的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背誦,更要和幼兒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把《弟子規》融入生活,如何把《弟子規》中的行為規范落實到幼兒的一言一行上,這節課作了很好的示范。

三堂精彩的公開課讓現場的老師直觀看到了國學課究竟應該怎么來上,解決了許多老師的困惑。接下來,育靈童幼兒教育研究所所長、《幼兒園快樂中國娃課程》副主編、育靈童幼兒園課程實施督導組督導孫冰老師圍繞如何實施國學經典教育以及國學環境的創設,做了生動而詳細的講解,引起了強烈反響。

最后,秀園的李宏珍園長和吳云主任分別圍繞幼兒園環境創設和《幼兒園快樂中國娃課程》在秀園幼兒園具體實施經驗和在座的園長做了詳細的分享。
李園長具有近三十年的幼兒園教學和管理經驗,多年的探索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她在秀園幼兒園的發展中牢牢確定了傳承中華文化,奠定秀園民族特色根基的戰略思路。她從創設環境、師資建設、常規活動、專題活動、教育科研、課程引領、成績取得、不斷反思等八個方面和在座的園長作了經驗分享。李園長全面深入的經驗分享得到了很多園長的認同和贊賞,掀起了現場交流的高潮。

那么,《幼兒園快樂中國娃課程》在秀園幼兒園是怎樣具體實施的呢?吳云主任把成立教研組、教師培訓、活動實施三步走的具體實施方法分享給了大家。許多園長、老師聽后茅塞頓開,深受啟發。

培訓結束后,參會的園長、老師反響強烈,覺得受益匪淺、收獲頗豐。很多園長表示這次豐富而實用的實操培訓是及時雨,為“快樂中國娃國學課程”在幼兒園的具體實施提供了指導,做出了示范,解除了困惑。有些正在苦苦探索幼兒國學教育而不得其法的園長覺得這次培訓是指明燈,讓他們開拓了思路,為以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次培訓更是幼兒園實施國學教育的一個階梯,希望參會的園長、老師能把次培訓的收獲帶回去,讓更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經典教育的價值,讓更多的幼兒園充滿傳統文化特色,讓更多的孩子們根植于經典,快樂成長。
